凯发游戏官网入口7月6日电 (记者 邱芳菲) 服装行业作为传统产业,当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发展并不景气。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这其中少不了坚实可靠的人才进行支撑。在山东威海,有这样一家服装企业,始终坚持“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建立人才挖掘、培养、交流和共享机制。近年来,它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打造产学研用合作体系,搭建聚才育才平台,为企业发展、城市建设输送了大量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使之真正成为对区域经济创新、区域人才引进的有力推手。让我们一起走进迪尚集团,了解其在产教融合实践之路上的奥秘。
长久以来,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之间存在着供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企业选聘优秀人才有难度,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另一方面,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缺乏行业前沿信息或经验,导致毕业生初入职场无法达到企业用人要求,职场适应期长、稳定性低。为解决这种矛盾,越来越多的企业与院校牵手,共建产业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迪尚集团就是其中的积极实践者。
共建产业学院打破了原有的定向班、委培班的概念,从以前以单专业合作为基准,迭代升级为如今的以产业链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是辽宁及东北地区唯一的轻工类高职院校,学院的纺织服装专业群在东北地区处于龙头地位。今年4月12日,迪尚集团与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迪尚服装学院,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紧跟企业人才实际需求,实行开放式办学和产学研结合。
这不是迪尚集团共建产业学院的唯一实践。早在2019年,迪尚集团与威海职业学院共建威海职业学院迪尚学院,开设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班、电子商务等专业。招生即招工、入厂即入校、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共同制定以生产性实训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优秀的凯发游戏官网入口的文化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以迪尚校内工厂店、迪尚校外实训基地、中缅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中国数字化服装设计研发中心为载体强化学生实习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在这种校企联合、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培养出了一大批服装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服装行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会设计,要设计得好,还要能做出成衣。为改变国内服装企业长久以来对服装院校毕业生只懂得理论无实际操作经验的看法,加快高层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迪尚集团与北京服装学院共同开展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校外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快高层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模式,实现企业与北京服装学院在就业招聘、产品设计、成果转让、技术培训、高级定制研发等方面更广泛的合作,推动服装行业和企业发展。
靠着一张桌子、四五人起步,从“来样加工”到为全球“量体裁衣”,从“挣汗水钱”到“吃科技饭”,迪尚集团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传统产业里挖出金矿”,是“老树发新枝”,创新在企业转型升级上发挥了强大引擎作用。为此,迪尚集团积极构建产学研用合作体系,开展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增强创新发展动能。与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东华大学、四川美院、青岛大学以及国外设计研发机构等分别合作建立了人体工学实验室、功能性面料研发中心、数字化设计创意研究院等设计研发空间,与上工申贝集团、中国联通等先进制造代表成立了“迪尚·上工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服装智能制造5g实验室”等跨界制造空间,集结和融合行业同仁、社会各方力量,携手努力构建为中国服装产业提供更大驱动力的生态系统。
据了解,为营造良好的招才引智环境,激发企业创新创业人才发展活力,迪尚集团在去年捐赠5000万元设立了山东省首家民营企业公益性的威海迪尚人才发展基金,搭建起聚才育才平台。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基金每年支出不低于本金8%的资金,奖励在各类中小企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推动人才留威、人才兴威。以社会公益化的方式,促进服装产业、创新资源、社会资本和创新人才诸多要素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生态体系。”(图片来源 迪尚集团)